“上线啦!上线啦!我女儿上本科线啦......”北城司法所的电话那头传来了社区矫正人员王某(化名)激动、喜悦甚至还带着哭腔的声音......这是一个温暖人心且充满励志色彩的故事,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正式实施五周年取得丰硕成果的具象化体现。
沉沦,困境中的迷茫与挣扎
一年前,王某因一次贪心,被判处缓刑,接受社区矫正。这一变故如同晴天霹雳,击碎了她原本平静的家庭生活,她的女儿小颜心理也因此受到极大的冲击。原本活泼开朗,在重点高中读书的小颜,性格开始变得孤僻、敏感,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还患上了重度抑郁症。王某在矫正初期情绪十分低落,女儿在外地读书,自己作为母亲又因为特殊原因无法陪伴生病的女儿,陷入无尽的自责与担忧。家庭的氛围变得沉重而压抑,而小颜又即将在今年6月参加高考,以小颜目前的状态能否走进考场都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蜕变,精准帮扶下的重生之路
司法所工作人员意识到,王某的矫正之路不仅关乎她个人的改过自新,更关乎这个家庭能否重新找回希望。司法所在与王某多次谈话中发现,小颜从小依赖母亲,要让小颜重拾信心最重要的就是王某的陪伴,这也是王某的心声。但小颜在外地上学,按照社区矫正法相关规定,社区矫正人员经常跨市县活动需要办理经常性跨市县活动手续。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深知,这一手续的办理对于这个家庭,这个孩子的未来至关重要。为此,江阳区司法局党组、社区矫正执法大队、矫正小组经过多次深入会商研判,按照社区矫正法及细则相关规定,同意王某可跨市县陪伴女儿,直至高考结束。小颜有了母亲的陪伴,性格开始逐渐开朗,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升,王某也因此更加配合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
新生,破茧成蝶后的向阳而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颜在母亲的悉心陪伴下,在老师的严格督促下,在社矫工作人员的关怀备至下,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并在高考中以超出本科线34分成功上线。当小颜被问及大学选择什么大学专业时,她坚定地告诉大家——法律,她说她要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接下来,迎接小颜的将是绚丽多彩的大学生活,她的人生也将开启一段崭新而美好的里程。
这个故事只是社区矫正法正式实施五周年工作中众多感人故事的一个缩影。五周年既是社区矫正工作的一个小结,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未来,江阳区司法局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将继续砥砺前行,为更多的家庭点亮希望之光,让法治的温暖洒满每一个角落!
(以上姓名均为化名)